勞資專欄 工資與薪酬 颱風假是否可以扣特休?不再爭議!颱風假管理的 4 個暖心出發點

颱風假是否可以扣特休?不再爭議!颱風假管理的 4 個暖心出發點

工資與薪酬 2025-05-16
颱風假是否可以扣特休?不再爭議!颱風假管理的 4 個暖心出發點 - UniHR 由你人資

每到颱風季節,除了關注颱風路徑外,各企業人資夥伴最頭痛的問題便是如何處理颱風假。在颱風來襲時,不少企業HR群組都熱烈討論著:「颱風假要不要給薪?」「能不能用特休抵颱風假?」「如何處理居家辦公的員工?」這些問題總是讓HR左右為難。

 

而在處理颱風假時,許多企業也存在著一些常見迷思,這些想法可能導致不當的管理決策,進而引發勞資爭議,例如:

 

  • 認為所有員工都能趕來上班
    有些企業管理者可能低估颱風的威力,認為「只是有點風雨,員工應該還是可以來上班」,忽略了颱風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各異,部分員工可能面臨淹水、交通中斷等嚴重問題。
     
  • 直接扣特休以降低營運成本
    為了方便管理或降低營運成本,企業可能會採取「直接扣特休」的做法,乍看之下似乎是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公司不需額外支付薪資,而員工也能「有薪休假」。 注意!颱風假不能扣特休,這是法律的明確規定。
     
  • 以績效獎金或全勤獎金變相懲罰不出勤員工
    部分企業可能不直接扣特休,但透過扣發全勤獎金或影響績效考核等方式,變相「懲罰」因颱風而無法出勤的員工,這同樣違反了勞動法規的精神。
     
  • 忽視居家辦公員工的特殊情況
    許多企業可能對居家辦公的員工有不同期待,雖然勞動部曾明確表示,若原先雙方就已約定居家上班,且勞工在家就能提供勞務,則即使遇到颱風天,勞工仍需照常工作。然而,這忽略了居家辦公員工可能同時需要照顧因颱風假在家的孩童或處理家中颱風防範工作的實際需求。
     
  • 缺乏彈性的補班安排
    有些企業可能考慮工作進度,要求員工颱風假後必須補班,但根據法規,其實企業是不得強制員工在颱風假後補班。
     

 

 

颱風假真的不能扣特休嗎?勞基法怎麼說?

 

根據「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當颱風發生時,如工作地、居住地或上班必經途中任一轄區首長已通告停止上班,勞工因而未出勤者,雇主宜不扣發工資,亦不得視為曠工、遲到或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且不得強迫勞工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為其他不利的處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法規中明確指出雇主不得強迫勞工以「其他假別處理」,而特休假正是這裡所指的「其他假別」之一。因此,企業若要求員工以特休假抵扣颱風假,是違反勞動法規的。 簡單來說: 「颱風假企業不能強迫員工休特休假或其他假別,或做出曠職等不利處理。若出現此狀況,員工可向公司溝通,若不行再向外尋求救濟。」

 

 

簡單來說: 「颱風假企業不能強迫員工休特休假或其他假別,或做出曠職等不利處理。若出現此狀況,員工可向公司溝通,若不行再向外尋求救濟。」

 

*延伸閱讀: 颱風天不支薪合理? 5個小撇步讓颱風天「出勤薪資」與「人情」取得平衡!

 

 

颱風假扣特休? HR知識補給站 - UniHR 由你人資

 

 

颱風假扣特休,便利管理卻可能埋下人才流失地雷!

 

首先我們要先分辨清楚,颱風假是基於保障員工人身安全的考量而設立的,是一種「不可抗力」情況下的出勤調整,而特休假則是勞工依法享有的休息權利。

 

將兩者混為一談,本質上是剝奪了員工的法定權益。當員工發現自己因颱風天不出勤而被扣特休時,可能會產生被欺騙或不被尊重的感受,進而影響工作滿意度及對公司的歸屬感。尤其在現今資訊透明的時代,員工們很容易在網路上查詢自己的權益,並與其他公司政策比較,若公司處理不當,很可能會成為員工討論的負面話題,這不僅影響士氣,長遠來看還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反而得不償失。

 

 

颱風假企業管理常見QA - UniHR 由你人資

 

HR知識補給站:颱風假管理的疑難雜症

 

  • Q:員工自行請假或選擇不出勤,可否依公司政策扣特休或扣薪?
    A:若當地政府已宣布停班停課,企業不得要求員工以特休或其他假別處理不出勤的情況。而關於薪資,法規規定雇主「宜」不扣發工資,雖非強制,但建議企業出於人道考量及維護良好勞資關係的角度,仍應給予薪資。若政府未宣布停班但員工自行評估安全風險而不出勤,企業可與員工溝通,尊重員工的安全考量,並視情況協商處理方式。
     
  • Q:當颱風假導致某些崗位停擺或延誤進度時,如何用更彈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A:企業可以考慮以下彈性做法:
    • 跨部門支援:安排未受颱風影響的員工暫時支援受影響部門的工作
    • 遠距工作安排:對於能在家工作的職位,提供必要的設備和支援
    • 調整工作優先順序:重新評估緊急任務與可延後任務
    • 彈性工時:允許員工在颱風過後的日子裡彈性調整工作時間,以趕上進度
    這些做法既能維持業務運作,又能尊重員工安全和法定權益。
     
  • Q:遇到員工因颱風假無法出勤,但對公司停發薪水感到不滿時,該如何溝通?
    A:坦誠溝通是關鍵,企業可以:
    • 明確說明公司颱風假政策及其依據,並解釋公司面臨的實際經營困難(若有)
    • 聆聽員工的感受和顧慮,探討可能的折衷方案,如部分給薪或提供其他福利補償,重要的是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尊重和關心,而非單純的成本考量。

     
  • Q:員工原本排定特休假當天恰巧遇到颱風假,可以取消特休嗎?
    A:根據勞動部的解釋,「特休假」在法律上是一種形成權,一旦行使就發生效力。因此,如果員工原先已安排特休,而當天剛好遇到颱風假,原則上不會自動取消特休。不過,企業可自行制定更有利於員工的規定,允許在這種情況下取消或更改假別。建議企業預先制定明確的規範,如「宣布颱風假後是否能銷假」、「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更改假別」等,以避免爭議。
     
  • Q:居家辦公的員工遇到颱風假,是否需要正常工作?
    A:根據勞動部2021年的說明,若雙方已約定居家上班,勞工在家就能提供勞務,則即使遇到颱風天,勞工仍需照常工作。不過,若居家辦公的員工因颱風導致停電、網路中斷等「災情」而無法工作,則屬於不可抗力因素,雇主宜不扣發工資。 建議企業針對居家辦公員工制定專門的颱風政策,考慮到他們可能面臨的特殊情況,如需要照顧因颱風假在家的孩童,可安排申請家庭照顧假(事假)。
     
  • Q:颱風天企業宣布照常上班,但員工認為安全有疑慮,可以拒絕出勤嗎?
    A:是的,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8條,勞工若發現有立即危險之虞時,有權停止工作並退避至安全場所,稱為「退避權」。 員工若評估颱風天出勤有安全疑慮,可行使退避權拒絕出勤。這種情況下,雇主不得對員工做出曠工、遲到的處分,或強迫員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也不能強迫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或為其他不利處分。
     

-> 諮詢 UniHR 專業人資顧問,引入最佳的實踐政策方案

 

 

透過人性化管理創造雙贏 - 颱風假的 4 個暖心成功案例

 

許多進步的企業已經意識到,颱風假政策不只是法規遵循的問題,更是展現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機會。以下是一些 UniHR 推薦值得參考的做法:

 

  1. 智慧科技業全薪颱風假+遠距支援
    某知名科技公司制定了「全薪颱風假+彈性工作」政策,不僅在颱風天給予全薪休假,還建立了完善的遠距工作系統,讓員工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自行決定是否提供必要的遠距支援。這樣的做法既保障了員工安全,又不會完全中斷業務運作,贏得了員工的高度認同。
     
  2. 零售業「安全第一」彈性排班
    一家連鎖零售企業針對颱風天制定了「安全第一」的排班原則,讓住在較安全區域且願意出勤的員工可以獲得額外獎金,同時不強制任何人冒險出勤。這種尊重員工選擇權的做法,既確保了基本營運,又展現了對員工安全的重視。
     
  3. 製造業「預防勝於應變」模式
    某製造業企業在颱風季節前就預先調整生產計劃,減少在颱風可能來襲期間的重要生產排程,並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颱風應變機制。當颱風真正來臨時,企業能夠從容應對,既最大限度保障員工安全,又將營運損失降到最低。
     
  4. 貼心關懷+實質支持
    還有企業會在颱風天主動關心員工安全,提供交通補助或安排專車接送住在遠處的員工,甚至為需要出勤的員工提供膳食和臨時住宿。這些看似額外的投入,實際上贏得了員工的感激和忠誠,長期而言反而提升了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
     

 

當下一個颱風來襲時,我們希望每位人資夥伴都能以「人」為本,站在員工角度思考,制定既合法又貼心的颱風假政策,才能在風雨中展現企業的溫度,創造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局面。

 

 

別讓疑問卡住您,加入由你人資官方LINE ,快速解答您的問題!

 

 

預約
人資顧問

Reserve